传统文化
 
地理位置
友情链接
传统文化
中元节

传统文化 加入时间:2019/8/15 8:24:14 来源:  访问量:3779

2.佛教中的七月十五
    在佛教中七月十五是一个盛大的节日被称之为“盂兰盆节”,一直流传至今。西汉末年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并逐渐在中国生根发芽。西晋时期佛教中一《盂兰盆经》被翻译后传入中国,在这本经书中有一个“目连救母”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基本意思是释迦摩尼有一弟子名叫“目连”,其在得六道智慧后看到自己已故的母亲在地狱中受苦,内心煎熬。便请求佛祖如何解救母亲,佛祖言到:“你要靠十方僧众的道力,在七月十五日众僧结夏安居修行圆满的日子里,敬设盛大的盂兰盆供,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众僧,依靠他们的感神道力,才能救出你的母亲”。
    这个故事是佛教中盂兰盆节的来源于说法,其中“盂兰”的意思倒悬代表受苦之厄,“盆”则是盛放有供品的的器皿。在佛教中盂兰盆节的意思就是解救那些受苦难的方众脱离苦难。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盂兰盆会的是梁武帝与大同四年在同泰寺举办的“盂兰盆斋”,而后该会普遍的在民间开始流传起来。
    如今在全国的佛教圣地以及日本每到盂兰盆节之时都要举办庄严的节日仪式。比如:绕诵《盂兰盆经》、上兰盆供、僧众受食等正规仪式,在民间则会进行祭祀祖先、诵经、放河灯等仪式。
3.道教中的七月十五
    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它的七月十五也正是我们日常所提到的“中元节”。对于道教中人来讲这一天是地官(有关天官、地官、水官的说法前文已经提过)之诞,在这一天道教的弟子们会进行祭祀鬼魂的的活动同时要点亮荷灯为亡魂照亮回家的路。而且在道观中会举办祈福法会,法会的主要内容是为逝去之人的灵魂进行超度。
    及至唐宋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加之统治者推崇道教的缘故,世俗、佛教、道教三者的七月十五逐渐出现了融合发展的局面。在唐中后期七月十五这一天被正式命名为“中元节”,主要进行祭祀先祖、祭祀土地、怀念故人以及祈福丰收等活动仪式。
中元节的习俗
    《东京梦华录》是一部记述北宋时期汴京地理风物的著作,有关中元节的习俗我们也可以从书中一探究竟。
第 1 2 3 页



版权所有:三门峡金泰艺术陵园 电话:0398-2182293 传真:2182293
技术支持:三门峡114网络信息服务中心